1. 生产工艺流程图; 2. 物料衡算数据及物料性质、包括原料、半成品、成品、副产品的数量及性质; 3. 三废的数量及处理方法; 4. 设备资料,包括设备外形尺寸、重量。支撑形式、保温情况及其操作条件,设备一览表等; 5. 车间组织及定员资料; 6. 厂区总平面布置,包括本车间与其它生产车间、辅助车间、生活设施的相互联系,厂内人流物流的情况与数量; 7. 公用系统用量,供排水、供电、供热、冷冻、压缩空气、外管资料等有关布置方面的一些规范资料。 车间布局设计的原则与内容 1. 原则 要求:技术先进、经济合理、节省投资、操作维修方便、设备排列简洁、紧凑、整齐、美观。 (1)车间布置应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的原则 (2)车间布置应符合生产操作要求的原则 a.
每一个设备要考虑一定的位置;b. 设备布置应考虑为操作工人能管理多台设备或多种设备创造条件;c.
设备布置不宜过挤或过松,宜尽量对称紧凑,排列整齐,充分利用空间;d. 要考虑相同设备或相似设备互相使用的可能性和方便性;e.
设备的自动测量仪表要集中控制,阀门控制集中,便于工人操作。 (3)车间布置应符合设备安装、检修要求的原则 a. 根据设备大小及结构,考虑设备安装、检修及拆卸所需要的空间和面积;b. 满足设备能顺利进出车间的要求;c. 通过楼层的设备,楼面上要设置吊装空间;d. 考虑设备的检修和拆卸以及运送所需要的起重运输设备。
(4)车间布置应符合厂房建筑要求的原则 a.
凡笨重设备或运转时会产生很大振动的设备应布置在厂房的底层;b. 有剧烈振动的设备,其操作台不得与建筑物的柱子、墙连在一起;c.
设备布置时,要避开建筑的柱子以及主梁;d. 厂房操作台要统一考虑;e. 设备不应该布置在建筑物的沉降缝或伸缩缝处;f.
在不严重影响工艺流程顺序的原则下,将较高设备尽量集中布置。
(5)车间布置应符合节约建设投资要求的原则 a. 可露天或半露天的设备,尽量采用半露天或露天设计;b. 厂房采用非高层化设计;c. 工艺管道集中布置,减少管线投资和节约能耗;d. 设备的操作面尽可能与通道安排在同一侧。
(6)车间布置应符合安全、卫生和防腐蚀的要求 a. 工厂车间卫生是正常生产的首要环节;b. 要为工人操作创造良好的安全卫生条件;c. 易燃易爆车间要考虑方便工人疏散和防火灭火措施;d. 凡产生腐蚀性介质的设备,其基础、设备周围地面、墙、柱都要采取防护措施。 1. 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 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可分为厂房布置和设备布置。厂房布置是对整个车间的厂房和各个组成部分,按照它们在生产中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和安排;设备布置是根据生产流程情况及各种有关因素,把各种工艺设备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排列。 (1)车间布置设计时重点考虑的问题 a.
最大限度地满足工艺生产、设备维修的要求;b. 充分有效地利用本车间的建筑面积和建筑体积;c. 为将来的发展和厂房扩建留有余地;d.
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符合有关的规范和规定;e. 与总体设计相配合,力求做到与相关车间连接方便,布置紧凑,运输距离短;f.
避免人流和物流平面交叉。 (2)厂房布置 厂房布置通常采用集中式布置和分散式布置两种形式,厂房布置主要有平面布置和立面布置。厂房的平面布置主要是确定厂房面积和柱网布置,包括:生产区域的划分、生产线的组织、厂房面积的组成。 厂房平面布置的要求 a.
合理规划厂房出入门口、通道、楼梯和过桥的位置;b.
各种地下建筑物如排水沟、电缆沟、工艺设备管道的地沟、地坑等应统一考虑。合理安排,节约基建工程量,并且避免与建筑物基础及设备基础发生矛盾;c.
厂房平面布置应力求规整;d. 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和要求,有些工序需留足必须的储存、堆放面积;e.
厂房立面布置即空间布置,主要确定厂房的高度和层数,厂房立面布置应力求简单,避免层数过多和层高过高,厂房的立面布置应注意整齐、美观。 (3)设备布置 a.
设备布置就是把车间内的各种设备按照工艺流程要求加以定位,除了主机设备外,还包括附属设备,工艺管道,检修设备;b.
主要设备要与厂房建筑的主要柱网相对定位,设备与设备之间也要相对定位,设备布置主要取决于生产流程和设备安装和操作检修的需要,同时也要考虑其它专业对布置的要求。 设备布置要求 a.
重型设备以及在运转中产生较大振动的设备要有一段间隔。b. 工艺管道应尽量集中布置,力求管线最短,转弯最少且布置整齐;c.
设备沿墙布置时,应注意不要影响门窗的开启,不妨碍厂房的采光和通风;d.
为安装与检修时调运设备或部件或在日常生产中吊运其它物件,通常在楼板上设置吊物孔,各层楼板的吊物孔一般上下对正,可贯通吊运;e.
在设备上方不设置永久性起重设施时,应预留足够的空间和面积,以架设临时起重装备。 车间布局常用方法
从某种意义上讲,车间布局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加工效率。对于制造车间规划来讲,要做好布局,必须对产品的工艺进行深刻的研究,并在实际中不断优化。车间布局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4种。 1. 直线布置法 主要是以产品加工工序为研究对象布置,一般适合大规模生产,产线对产品兼容较强。人与机器不进行移位,而其物料通过流水线或移动平台作线性移动。
优点:在于工位距离变短,动作分解容易,在制品数量易控制,效率高,多在电子产品车间使用。 缺点:是对于多品种混料生产较困难实现。 1. 程序布置法 此种布置法是根据产品加工工艺过程段进行布局设计的,将制程相同工段设备集中于一处,对于少批量多品种混线生产具有较大的弹性,这种布置多用在工段独立方面。 如:印刷车间,注塑车间等。优点是有利于集中管理,机台之间可以相互补充,整合能力强,效率高。 1. 固定布置法 固定式布局主要是以产品本身特性为对象进行布局。多于在在大体积、重量大、不易移动的产品,将产品固定在一个相对位置,而人员、零件、设备则集中于此进行施工,并且车间一般相对特殊,如飞机组装车间。 1. 混合布置法 考虑到产品特性及效率,通常车间布置不会仅采用一种方法,而是将上述三种方法综合应用,以便实现不同功能的互补。